不知道你們是不是跟Ivy一樣從出社會後換工作的頻率,比一般人還多?!在每一份工作轉換有好幾種因素,如對主管的不滿、工作上沒挑戰性,或是對公司制度不滿意,如果我們離職前,是經過好好思考,那換工作就無妨了。
首先跟大家說明我的個性屬於工作發展性大於金錢,所以什麼年後轉職,領完年終閃人,較不是我考慮得範圍內。
延伸閱讀:搬出去外面住,翻轉我對金錢的價值觀
與大家分享自己在換工作離職的過程中,主要是針對親身經驗!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動機,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助到各位。
確認離職動機:未來職涯規劃
曾經在新加坡機場工作過,當初剛畢業時跟各位女性一樣都有航空夢。當時很清楚,想趁年輕時出去國外體驗工作生活及航空生態。但服務業並不是我未來規劃裡,所以滿足以上2種感觸後便辭職回台。
我們出國工作時,要清楚了解自己的目標是什麼,為什麼出國工作?設個時間點,並不斷省思自己的目標,當然啦,剛畢業時跟大家一樣還不知道自己未來目標是什麼,所以真的很鼓勵可以趁年輕時多體驗及嘗試自己想做的事。

跟自己的理想工作不一樣
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落差吧,我們較難在面試時很難去了解公司文化及主管與同事的樣子。
當時從新加坡回來時,一直在思考要做什麼類型的工作及職位,我想到去當祕書。因為我可以透過秘書職位在老闆旁邊工作邊學習,可以從中學習到好多對未來也有幫助,加上我是非常熱愛學習的阿,於是便開起了我的秘書人生。
結果跟自己想的不一樣!原來老闆不需要能力好,只要資金雄厚就可以開公司或者有人脈便可進來公司當主管。但換個角度想,當我們變成主導者協助老闆時,反而可以從中學到更多,因為那些能力學起來都是自己的。
延伸閱讀:【Ï】4種類型老闆,給我的警惕-類型(ㄧ)大器型老闆公司被掏空
建議大家要進一家公司面試之前,可先在網路上找找公司資訊,或透過Linkedin找到那間公司然後觀察老闆是誰或同事,大概可以粗略認識公司文化,或與裡面的同事建立連結,然後偷偷詢問一下。
公司沒有挑戰性及未來性
當工作一段時間後,就會開始出現停滯期,該學的都學會了,沒有了工作動力,覺得工作開始無聊了,你們也有這樣的狀況嗎?
這時候可以評估一下公司狀況,觀察公司是否有其他職位可以學習,或者公司的未來發展性,我們可以去跟主管溝通我們的需求,相信主管知道有自己的員工會想要學習更多,或挑戰其他職位會很開心的。
像我任職於特助時,個人很想學SEO,便自己與主管爭取是否利用空閒時間去跟其部門學習,加上該部門也是在我們的管理下,需了解其工作型態,也較好與他們溝通。主管看到我這企圖心,便答應了。沒有挑戰性時,就替自己創造機會吧!
總結
因為以往經驗覺得自己並不適合在一間公司體系下公司工作,現在可以透過部落格來抒發職場543,取得平衡些。雖然某些人資看我的履歷會覺得流動率很高,但也有部分人資看法不一樣,是待在不同產業的秘書或特助,相信過去經驗會對該公司帶來不一樣的效益。希望各位在離職前可以想得更周到。
延伸閱讀:訓練自己的心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