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了本書讓我更會管理時間!這是一本實用工具書,裡面提供87招生時間妙方,各位可以試看看是否有效。
「生時間」是怎麼運作的?每日四步驟、天天重複。作者從自身實驗,以及試用過架構並分享成果的讀者身上,所學到的東西。底下的縮圖表現每天應有的樣貌:

第一步驟「精華」
我們不記得日子,只記得片刻。
-凱薩・帕維斯(Cesare Pavese)
每天問自己「我想要什麼事情做我今天的精華?」
#急迫性
我今天必須做的最迫切的事情是什麼?如完成報價,寄給希望在週末前拿到報價的客戶、在朋友抵達前準備好晚餐。
#滿足感
哪一項精華能帶給我們最大的滿足感?如完成我們興奮的新工作計畫提案,並和一些信任的同事分享、研究下一次全家要去哪裡度假。
#樂趣
當我回想今天種種,哪一件事會帶給我最大樂趣?如參加朋友的喬遷派對、和你愛搞笑的同事一起享用午餐。
精華的16種策略:
- 記下來
- 今日暫停(再過一次昨天)
- 給你的生活排順位
- 批次處理小事情
- 擬辦清單
- 燒爐清單
- 啟動個人衝刺
- 替精華排時間
- 鎖住行事曆
- 推平行事曆
- 爽約生時間
- 說「不」就對了
- 設計你的日子
- 早睡早起
- 晚上是「精華」時間
- 做完就收

第二步驟「雷射」
專注,這是我們無進而恰當的工作。
-瑪莉・奧立佛(Mary Oliver)
當設計好我們的精華時間後,接下來就是大家覺得最困難的部分「專注」。常常手機有通知就會不自覺地偷看?個人方式是把全部通知關掉或開飛航模式。
雷射的44種策略:
- 試用「不分心」手機
- 登出
- 斷絕通知
- 清理主畫面
- 戴手錶
- 留下裝置別帶走
- 不要一早就上線
- 阻擋分心氪星石
- 別看新聞
- 把玩具收好
- 不要在飛機上用Wi-Fi
- 設定網路計時器
- 取消網路
- 當心「時間的隕石坑」
- 拿偽勝利換取真勝利
- 把分心轉化工具
- 當個一曝十寒的球迷
- 把email留在最後處理
- 給email排程
- 一星期清空一次收件匣
- 假裝訊息是信
- 慢點回應
- 重設期望
- 設定「只寄不收」的email
- 度假請離線
- 把自己鎖在外面
- 不要看新聞
- 把電視機放在角落
- 拋棄電視、換成投影機
- 「單點」,不要「吃到飽」
- 愛他就放他自由
- 關門大吉
- 自創期限
- 引爆精華
- 播放雷射的配樂
- 設定看得見的定時器
- 避開酷炫工具的誘惑
- 從紙上開始
- 列一張「隨機問題」表
- 注意一次呼吸
- 無聊也無妨
- 卡住也無妨
- 放一天假
- 全心投入

第三步驟「提振活力」
我喜歡大學教授,但你也知道……他們把身體看作運輸腦袋的工具,對吧?那是讓他們的腦袋聚會的方式。
-肯・羅賓森爵士(Sir Ken Robinson)
我們學會了精華及雷射方式後,接下來就要訓練我們的精力,個人覺得這很重要,如果我們有方式了,卻已經精疲力盡,甚至意志消沉,也很難專注在我們想做的事上。
如果我們想要腦袋活力充沛就需要好好照顧身體,提振活力27種策略:
- 天天運動(但別逞英雄)
- 徘徊街頭
- 讓自己不方便
- 擠出時間做超短健身
- 像採集狩獵者那樣吃東西
- 把盤子中央公園化
- 捱餓
- 像幼兒那樣吃點心
- 進行黑巧克力計畫
- 在攝取咖啡因之前醒來
- 在崩潰之前攝取咖啡因
- 補充咖啡因、睡個午覺
- 用綠茶保持活力
- 給「精華」渦輪加速
- 了解你的「最後關頭」
- 切斷與糖的連結
- 進森林
- 騙自己冥想一下
- 把耳機留在家裡
- 要休息,就真的休息
- 花時間跟族人在一起
- 離開螢幕吃東西
- 讓你的臥室是「寢室」
- 偽造日落
- 偷睡午覺
- 別給自己製造時差
- 先戴你自己的氧氣面罩
第四步驟「反省」
科學與日常生活不能也不該分開。
-蘿莎琳・富蘭克林(Rosalind Franklin)
本書建議我們可以運用一點科學來訂做適合自己的系統:我們的習慣、生活方式、偏好,甚至是獨一無二的身體
- 觀察正在發生的事
- 猜測事情為什麼會這樣
- 實驗,測試你的假設
- 測量結果,判斷你是否正確
結論
「生時間」提供非常實用的方式供大家參考,此書有提到把細節如「下班」也寫在行事曆上,推薦各位可以試看看,逼自己這時間要下班,這樣接下來的行程才有辦法執行。
這些方法需要看自己適不適合,像我的時間管理是依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彈性安排,一整天排太滿會有壓力,所以我會把該做的事給自己壓時間,或放在待辦清單,提醒自己這件事尚未完成。
如我的文章要在每週四產出,所以行事曆會排週一至週三撰寫,時間為上午的八點到十點,但實際上我不一定會這時間執行,但我會在「今天」實施,所以行事曆對我來說是提醒自己今天有什麼排程。
推薦書單:生時間:高績效時間管理術
